國足主帥人選需謹慎 工人日報:業內專家一致認為不可“換湯不換藥”
09-10 16:49

在談及中國國家足球隊的選帥事務時,《工人日報》的文章不禁讓人耳目一新,強調了這一次足協的決策可謂是“有的放矢”,而業內專家也普遍認為這次變革無法再是“換湯不換藥”的簡單應對。

這一輪選帥的公告,顯然與以往時常模糊的標準大相徑庭。中國足協清晰地提出了選候選人的七項標準,毫不含糊:首先,教練需擁有職業教練證書,並且須在有效期內;其次,具有執教國家隊正式賽事或者高水平聯賽的背景經驗;此外,年齡原則上不超過60歲,國籍未作限制,並且需全職;而且,溝通能力和社會形象也成為考量的一部分;更不能有與興奮劑相關的違規行為或任何可能影響執教職責的法律問題;最後,必須深入理解現代高水平比賽的戰術特點。

前國腳李毅在接受采訪時談到了草擬的標準,他指出這一選帥要求的細化體現了足協對年輕且經驗豐富、新一任主教練的期待,眼下的國足急需一位能夠迅速融入的教練。除了選帥條件,足協還明確了新任主帥需要推動球隊競技水平和國際足聯排名的提升,並肩負2030年世界杯參賽這一宏大目標。

然而,盡管中國足協自球隊結束18強賽後便未雨綢繆,選帥的過程卻依然較為復雜。此前的選擇模式調整也包括了對技術總監意見權重的提升,這無疑希望能夠確保選帥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同時,中國足球曾經的技術總監克瑞斯-範普維爾德更是可能重回其位,他在此職位上的豐富經驗無疑為未來的選帥過程增添了不少期待。

在頻繁換帥的背後,國足的表現無疑是讓人失望的,過去23年,主教練的平均任期卻僅為1.6年,這無疑揭示了中國足球人才基礎的脆弱以及球隊體系建設上的不足。業內人士對此表示,不可再走“換湯不換藥”的老路,必須在短期目標與長期發展之間找到平衡。

值得註意的是,盡管國足錯失了2026年世界杯的機會,但在2027年亞洲杯前,他們有足夠的時間為新任主帥的到來做好準備,借此機會,全力打造一支充滿潛力的新球隊。而隨著新的集訓計劃即將展開,國足的未來是否能夠迎來新的篇章,值得我們期待。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