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哈登盧卡勒布朗的傳球瞬間
07-30 18:45

在現代籃球比賽中,扣籃和三分球不僅是進攻手段的代表,更能瞬間點燃比賽氛圍。空中接力式的扣籃,常常能夠瞬間讓對手失去焦點:高高躍起,接到傳球,扣籃後與傳球者進行默契的交流,球迷沸騰,替補席歡呼,而對方教練則面露不悅,及時請求暫停,試圖熬過主場球迷的歡呼聲,業績不佳的球員屢次被斥責:“怎麼會漏掉這樣大的空當?”如果沒有漏位,那必然是防守被對方反擊打穿:“怎麼進攻如此乏力卻還被打反擊?”然而,空接不僅僅是華麗的表現,它在現代籃球中已然成為一種特化的戰術工具。

當前持球人的進攻戰術,通常會有射手在外線掩護並配合擋拆。在大個子球員能夠順利進行擋拆的情況下,例如雷霆的切特、馬刺的文班和剛剛加盟快船的洛佩斯,那麼他們就能夠為球隊制造出更為寬敞的進攻空間。步行者在上個月的總決賽就深受這種打法的影響:特納、西亞卡姆和托平都具備三分投射能力,而雷霆卻只有切特的一位大個子。

如果長人無法外線投籃,頻繁的內切反而會造成空間擁堵。為了讓大個子發揮價值,考量利用空接來實現,正如雷霆對哈騰的運用:你既然不能像切特那樣投三分,那麼就通過拋球與空接來彌補。現在,空接已經成為不少三分球表現不佳的球員必備的技能。比如,吉米·巴特勒雖然不喜歡三分球,但他能夠接到追夢的高位傳球並上演空接。

盡管科納特的遠射能力不如霍福德和波金吉斯,但他依然能夠接到塔圖姆的高空拋傳。戈貝爾若不能進行有效的空接,進攻端則幾乎沒有競爭力。

因此,像小喬丹這樣的藍領球員,居然能入選年終最佳陣容,九成的功勞都歸功於保羅的傳球,而小喬丹自身的空接能力也是關鍵所在。有效的持球者能夠讓那些進攻能力有限但防守突出的大個子在場上發揮作用。然而,空接並不僅僅是“保羅一拋,小喬丹起飛”這麼簡單。典型的例子是:保羅在經過小喬丹的擋拆後,對上斯科拉,但他並沒有選擇投籃或者傳球,而是利用運球的節奏,將斯科拉引導到一側,等待小喬丹內切,然後高拋傳球,終於找到機會。

一旦這一套路成型,球隊還可以創造出其他戰術玩法。格裏芬在罰球線的位置,小喬丹與保羅假象擋拆,拽空防區,隨後格裏芬內切,保羅高拋空接,這種表現實際上是保羅與小喬丹之間虛實結合的默契。正因如此,洛杉磯快船曾被稱作“空接之城”:保羅與小喬丹的組合並不可怕,但保羅可以自由選擇任何一條出路來為小喬丹或格裏芬傳球,這種變化才讓對手感到膽寒。

現今,持球人若被夾擊,可以將球拋給順下的隊友;而當防守在弱側補位時,便能夠傳給盲側的空切球員。哈登在火箭時期與卡佩拉的空接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關鍵在於三點:哈登的三分球威脅讓防守無法輕易繞過掩護,從而創造出突破的機會;他的身形和控球能力讓掩護後牢牢卡住防守者,形成局部的二對一局面;進攻中形成了哈登與卡佩拉的選擇:是防守哈登的突破,還是防守卡佩拉的空接?

如同該場景描述,哈登的空傳與空投手法無二:他起跳時,很難讓防守識別他是投籃還是傳球。而卡佩拉在這時也吃飽了。近年來,卡佩拉移師亞特蘭大,協助特雷·楊,雖說楊的威脅較哈登遜色,但他多了急停中投的選項。

綜上所述,長距離的拋傳也需要講究手感。如當年大個子兄弟的默契長拋,三球也有其獨特的一面。談到超長投籃,現如今的湖人雙塔顯然大有可為。比如,盧卡在2024年季後賽期間送給雙塔加福德和萊夫裏的空接,幾乎創造了新紀錄。

哈登的那些技能,如敦實的身形、卡中距離的急停觀察和起手拋傳,在盧卡身上同樣可見,尤其是他的超遠傳球更是出色。而我最欣賞的細節則是盧卡曾為歐文送出的空拋扣籃。他在後場籃板的落地拍球後,快速推進至拋投位置,幾乎不擡眼觀察歐文,只是迅速掃視了兩下,然後將球拋了出去。盧卡也曾提到,他在傳球時總是朝著“那邊應該有隊友”的角落,然而其出色的視野和分寸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勒布朗的空接最直接的受益者或許是麥基,在2020年,他們之間的配合組成了流暢的62次助攻,而哈登與卡佩拉的配合則有所不同。勒布朗不僅僅是一名空接的創造者,也是許多經典空接的得分者。其在邁阿密時期的一次空接,堪稱經典:2011年總決賽輸給達拉斯後那年常規賽,勒布朗在反擊中跳起接到高拋傳,隨後往下一拍,讓韋德跟進完成空接扣籃。

這樣的雙空接扣籃,只有在巔峰時期的詹韋方能完成。曾有洛杉磯的媒體稱保羅的空接表現“把進攻從平面轉變為立體”,而勒布朗與韋德的搭檔,同樣展現了空接傳球的新層次。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